释义 |
词典释义:
lesbian
英 [ˈlezbiən]
美 [ˈlezbiən]
adj. 女同性恋者的;女性同性恋的;(Lesbian)来自莱斯博斯岛的;与莱斯博斯岛有关的
-
复数
lesbians
-
名词
lesbianism
网络释义
女同性恋;蕾丝边;女同性恋者;丝边;女同志;女性同性恋者;
短语搭配
-
lipstick lesbian
女同性恋中的女角
-
lesbian lover
女同性恋情人
-
lesbian urges
女同性恋的竭力主张;女同性恋的强烈要求
双语例句
-
Her lesbian status did not cause her any inconvenience.
她的女同性恋者身份没有给她带来任何不便。
-
The lesbians were brave enough to accept the strange looks of others.
这对女同性恋者勇敢地接受了他人异样的眼光。
-
Most lesbians are trying to shake off accusations from their families.
大部分女同性恋者都试图摆脱家人的指责。
-
A lesbian is sexually attracted to other women.
女同性恋者对其他女性有性吸引力
-
A lesbian has opened India's first online gay bookstore.
一名拉拉创办了印度第一家同志网络书店。
百科
1. 女同性恋(Lesbian、Les、Girlslove),又称女同、拉拉、蕾丝边、百合,一方面属于性倾向的一种,指女性对同性产生情感、爱情或性的吸引。另一方面,也代指女同性恋者(Lesbian Women)这一群体,就是被女性吸引的女性。 女同性恋曾被记载于多处文化中,十九世纪晚期的性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同性欲望与行为表现的研究,标明了女同性恋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属于独立的群体。因此,意识到自身新医学身份的女性逐渐在欧洲与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。 科学家仍未对性倾向的形成原因达成一致,但遗传基因、大脑发育、激素分泌、后天环境和生活环境等都有相应研究支持是性倾向成因的一种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女同性恋者”也被称为“女同志”“百合”“拉拉”等。基于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,女同性恋被依据性别气质划分为T(性别气质偏阳刚)、P(性别气质偏阴柔)、H(性别气质偏中性)不同的性别角色,但随着社群的发展,女同性恋的性别角色也有了更多元的变化。 中国在2001年颁布的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(第三版)》(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Version 3,CCMD-3)已将同性恋去病化。但女同性恋者仍然会受到基于性倾向的,来自职场、学校、医疗保健部门、家庭和社区的多种歧视。在法律政策层面,女同性恋者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方面的权益仍然得不到基本保障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(2020修订)规定,学校、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。开展全面性教育,有利于促进性别平等,对女同性恋的去污名化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。 每年的5月17日是“国际不再恐同日”(The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)。该节日于2004年开始设立,旨在引起政策制定者、舆论领袖者、社会运动家、公众和媒体对同性恋恐惧现象、跨性别恐惧现象的关注。选择5月17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不再列为精神疾病的决定。
释义
n.
a homosexual woman
女同性恋者。
adj.
of or relating to homosexual women or to homosexuality in women
(与)女同性恋者(有关)的;(与)女性同性恋(有关)的
-
a lesbian relationship.
女性同性恋关系。
adj.
from or relating to the island of Lesbos
来自莱斯博斯岛的,与莱斯博斯岛有关的。
词源
"late 19th cent.: via Latin from Greek Lesbios, from LESBOS, home of Sappho, who expressed affection for women in her poetry, + -IAN."
|